今日辟谣(2024年5月30日)
2024年5月30日 提 示 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注意以下涉高考事项 详情:2024年高考临近,广大考生正在积极调整状态、辟谣从容有序备考,年月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布涉考虚假信息、今日贩卖制造焦虑,辟谣甚至实施诈骗、年月诱导考生考试作弊,今日严重扰乱高考秩序。辟谣为此,年月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,今日整理了近年来出现的辟谣一些典型案例,并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,年月务必提高警惕,今日谨防上当受骗,辟谣做到诚信考试。年月 一、组织高考作弊,逃不过法网恢恢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组织作弊的”“向考生提供试题、答案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广大考生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,知法守法,不要一时糊涂,抱憾终生。 二、“李鬼”终难变“李逵”,以身试法不可行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明确规定,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“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”,都属于违法行为。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蛊惑,更不要心存侥幸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,以身试法终将“自食恶果”。 三、避开安检带“装备”,作弊未遂毁前程 高考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教育考试。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明确规定,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,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、各科成绩无效。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各项要求,服从考务人员管理,拒绝携带手机等违规违禁物品,遵守考试纪律。 四、花钱保送不可信,没有“馅饼”有“陷阱”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。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“内部招生”“花钱保送”。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以“花钱能买大学名额”“特殊渠道录取”等为幌子的行骗。 五、高考志愿被篡改,信息泄露需警惕 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、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,时刻保持警惕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,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,侵犯个人权益。 六、“占坑帖”当噱头博眼球,涉考“恶作剧”不可碰 如果培训机构或其他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发布“占坑帖”的方式,虚构考前能获得试题或者“押中真题”的信息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。如果考生恶意发布此类信息,除违反了考试纪律之外,也涉嫌违法,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。(来源: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汉阴县城关一小259名新队员光荣加入少先队
- TCL华星印度模组项目桩基昨日开工,中国技术+印度制造=大部分国家智造,国际动态
- 12月泉州市文艺院团公益性文艺演出好戏连台
- 检测食品中胭脂虫红的处理方法及波长选择的研究(一)
- 佛事、茶叶、素食三展持续进行 参展效果好 吸睛又吸金
- 汉阴县人社局:多方联动聚合力 化解纠纷保稳定
- 新晋打卡地!泉州首个消防主题文化公园开园
- 河南将投31亿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力争名校落户河南
- 罗定:绿肥还田打造稻香循环生态
- 旅客携带2公斤灵芝入境被截获 灵芝表面现大量活体昆虫
- 浓浓“文化味” 满满“烟火气”_
- 厦门市制造业将选树十大行业工匠 评选结果本月出炉
-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第14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
- 乘客急性肾结石发作 厦门滴滴司机免费送医暖心陪伴
- 2019年9月27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,期货知识
- 腰铺镇:建设工会户外劳动者“清凉驿站”_
- 我市持续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监督性检测
- 美國老大的世界秩序,為何從這年開始崩塌?打開2001:中國趁機崛起、印度人稱霸矽谷 |天下雜誌
- 泉州泉港区:石化火炬气零排放 综合效益提上来
- 2019年9月27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,期货知识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